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冯珊)5月24日下午,在第七届西洽会N5馆检验检测展示专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味’来有您——探寻调味品的奇妙密码”活动吸引了200余位市民参与。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通过趣味互动与专业讲解,为市民带来了一场“调味品科学探索之旅”。

“‘味’来有您——探寻调味品的奇妙密码”活动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冯珊 摄
破除消费误区 解锁调味品选购“四看”法
活动现场,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调味品监管技术)高级工程师李莎,针对当下热门的“零添加”话题进行科普。李莎介绍,市场上部分商家过度渲染“零添加”概念,刻意放大“0”符号的营销效果,容易误导消费者。今年3月,国家发布了GB 7718-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该标准于2027年正式实施。标准中明确提出,预包装食品标签将不允许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

第七届西洽会N5馆检验检测展示专区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展台前,市民参加科普活动。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冯珊 摄
谈及调味品选购要点,李莎着重强调食品标签的重要性,“食品标签上,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表等关键信息一应俱全。”如何读懂食品标签,李莎分享了实用的“四看”法:一看食品名称或类型,它反映了商品的真实属性。二看配料表,依据食品配料按加入量排序的规则,排位越靠前,含量越高;三看营养成分表,关注每100g产品中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关键指标;四看贮存条件,不同类型的调味品贮存要求各异,消费者需要按照要求存放,同时务必留意保质期。

第七届西洽会N5馆检验检测展示专区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展台前,市民参加科普活动。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冯珊 摄
科技创新守护“舌尖安全” 赋能特色产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调味品监管技术)展区。据了解,该实验室依托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联合西南大学、重庆海关技术中心组建,目前已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验收,进入实质运行阶段。
实验室负责人介绍,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紧密贴合民生需求。系统性研究了调味品中污染物的识别与检测技术,并将科研成果深度应用于日常监测,为调味品安全筑牢防线。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便携式小型质谱仪、离心式微流控芯片等快检仪器、快检试剂盒,可实现食品安全快速精准检测。实验室运用稳定同位素质谱、基因组学等技术手段,开展调味品真实性及溯源研究。同时,开发的全链条全流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推动调味品监管提前预警,主动服务。重点实验室通过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助力重庆小面、丰都麻辣鸡块等特色产业规范化发展,提质增效。

“‘味’来有您——探寻调味品的奇妙密码”活动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冯珊 摄
趣味互动零距离 科普知识入民心
活动当天,互动体验区人气爆棚,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调味品的香气。市民们积极参与亲手制作“驱蚊香囊”和“卤料包”的活动,将花椒、八角等香料的科学配比融入趣味实践。知识问答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答对的市民可领取定制调味品礼盒,让科普知识变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此次活动旨在揭开调味品的科学面纱,提升大众食品安全意识。”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副院长范能全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此类科普活动,推动实验室科研成果走进千家万户,全方位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味’来有您——探寻调味品的奇妙密码”活动现场展示的调味品。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冯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