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南大力发展院士农业的建议
网友 乙
建议充分发挥我省农业科研资源富集、院士众多的独特优势,出台专项扶持政策,鼓励院士及其团队与省内农业企业、合作社深度合作,共建“院士农业示范基地”。比如,在长沙县、宁乡市等地,依托现有农业产业基础,建设涵盖水稻、蔬菜、生猪等主导产业的示范基地,为院士团队提供科研成果转化的实践平台。
设立“院士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支持院士团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如柏连阳院士团队的超级优质杂交稻研究、印遇龙院士团队的生猪高效养殖技术研发等,助力解决农业领域的“卡脖子”难题。
举办“院士农业论坛”,每年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农业院士、专家齐聚湖南,围绕前沿农业科技、产业发展趋势等展开研讨,促进学术交流与成果共享,吸引更多优质农业科研资源向湖南汇聚,全方位推动湖南农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发展乡镇集市基础设施建设
网友 务实
乡镇农贸市场有的是马路市场,社会停车场稀少,每逢赶集人车混杂,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人口集中的村组公路路况差,影响出行。建议对我省各地情况进行摸底,把乡镇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五年规划,在集镇扩建停车场,满足停车需求。同时,协调电力、通信运营商等相关部门和企业,集中整治乡镇街道“蜘蛛网”(电线和三大网络线)问题。采取政府按平方奖补的方式,对人口集中的村组公路进行硬化改造。
推动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助力产城深度融合
网友 周新寰
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和债务风险化解,关键是“脱虚向实”。建议我省“十五五”规划引导融资平台瞄准“区域资源综合服务运营商”定位,加快专业化重组整合,盘活存量资源资产,紧扣投融资两端和产业供需两侧发力,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实现产业资本协同联动,推动产城深度融合。
加强既有建筑安全综合监管
网友 陈红文
既有建筑安全管理需用更重视的态度、更科学的制度和更专业的技术开展管理工作。建议建立健全既有建筑安全综合监管整体联动机制,成立以政府主导,应急管理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合监管模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立健全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法规和相关制度,明晰监管责任,建立既有建筑安全终身责任制度,推动既有建筑安全联合巡查、常态化巡查机制,突出协调联动、专业合作,及时处置。提升基层组织既有建筑综合管理能力,首先在基层治理体系方面明确权责,优化专业人员配置,完善基层的组织、财力保障;其次是通过各类专业培训,提升基层管理者和群众的风险辨识能力和应急避险组织能力;再次,建立既有建筑安全问题举报奖励机制。
释放关键领域数据价值,赋能高质量发展
网友 李耀东
近年来,各地对运用信息化技术和公共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上级向下赋能的大平台建设进度赶不上各区县对信息化平台使用的迫切程度。二是关键领域数据区县一级收不到、收不齐、收不准,上级回流以上数据的类型、数据项,体量窄。三是政务数据共享条例虽已发布,但全省共享回流机制仍急需健全,需进一步明确。
建议按照“省级主建,市县主用”的主要思路,通过数字湖南“十五五”规划尽快明确省市县三级权责与边界,同时明确各行业条线的三级任务分工,并适当给予区县特色开发保留。在安全合规下,进一步在省市县政府体系内加大水电气、通信、税务、信访等数据向区县回流,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健全全省数据共享回流机制,让全省数据共享开放更加扁平化,高效化开展。
筹建新型大学和中外合作大学
网友 朱文
筹建一至两所新型大学和中外合作大学,能填补我省空白,为我省在人才培养、推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实现产教融合上探索新经验新路径。待新型大学和中外合作大学形成示范后,能发挥“鲶鱼效应”,倒逼现有大学改革创新,更好适应社会需要。
建议筹办(出资)主体不再是政府为单一主体,可以是企业或企业家,爱心人士,也可以是中外合作办学。在定位上,不追求与省内现有大学开展同质化竞争,更注重研究型和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体制机制上,给予学校更大自主权,如在偏科学生、学校教师的选拔培养上有更大自主性。
依托智能城配小车赋能“统仓共配·县村直送”模式
破解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
网友 资葵
“十五五”期间,建议大力推广并支持在县级层面依托智能城配小车构建“统仓共配·县村直送”的新型农村物流网络,破解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成本高、效率低、可持续性差等核心痛点。
一是实现统仓建设。在县域交通枢纽或产业集聚区,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建设或升级现代化县级物流共配中心。可采取两种模式:第一,网点入驻,鼓励快递企业将乡镇分拨/集散网点直接入驻共配中心,实现物理空间集约。第二,应用智能城配小车,自动驾驶的智能城配小车在县城范围内自动巡游或按需调度,前往各快递企业县城网点,收集需发往乡镇村的零散包裹,高效、低成本地集中运回县级共配中心。
二是实施自动化分拣。在统仓内,应用自动化分拣设备和智能信息系统,对所有入仓货物进行统一、高效的自动化分拣,按目标行政村进行精准归类、集包。
三是推进智能城配系统。根据分拣结果,将同一行政村(或相邻村)的货物装载到一辆或多辆智能城配小车上,沿规划好的线路,将货物直送至预先在行政村设立的合作网点(如村邮站、村级综合服务站、村委会等)。鼓励网点具备简易仓储和通知取件功能。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郑旋 整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