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荆州出台“黄金18条”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7月10日,荆州优化营商环境暨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召开。会上发布《荆州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产业发展、环境建设、要素保障、信心支撑四个维度提出18条具体举措,以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和健全务实的服务保障,为荆州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提信心增活力

五次征求意见靶向施策

为贯彻落实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精神,荆州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荆州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工作。

荆州市发改委借鉴先进地区支持措施经验,通过函件、座谈会等形式, 5次征求县市区、功能区、市直部门及民营企业意见建议,收到相关意见28条,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最终形成《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的出台,体现了荆州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注与支持,旨在推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支持产业壮大

六大举措培育新动能

在支持产业壮大方面

“18条”拿出了厚实的产业发展“礼包”

专项资金向民企大幅倾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比例不低于80%,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比例不低于50%。

每年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不低于500亿元。

实施梯度培育计划,力争“四上”企业中民企占比达85%以上。

每年组织200家次民企参加50场以上国际展会,展位费补助最高达70%。

每年定期举办不少于20场次产业对接会,构建大中小民营企业、国企民企之间互通共融的良好生态环境。

明确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洪湖实验室建设,支持民企通过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转化科技成果,为民企科技攻关开辟新赛道。

优化发展环境

五招破解发展痛点

针对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市场准入、信用修复、执法检查等问题,新政打出组合拳,严格实行“非禁即入”,建立市场准入壁垒投诉和处理回应机制。

创新“两书同达”信用修复模式,每年组织1000家以上民企参加信用修复培训。

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减少多头重复检查。

每年开展800场公益“法治体检”,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

建立防拖欠账款长效机制,对长期拖欠行为实施强制信息披露。

这些举措直击企业发展痛点,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强化要素保障

四项创新破除瓶颈

土地方面,推动新增民间投资项目用地占比逐年提升,通过降低开发门槛、延长价款缴纳期限等方式降低用地成本;

金融方面,产业引导基金70%以上投向民企,每年新增“首贷户”1000户以上;

能源方面,加强供应保障,落实第三监管周期需量电价政策,引导民营企业提升负荷利用率,足额享受政策;

人才方面,实施“才聚荆楚·凤鸣荆州”工程,合理合规解决企业骨干人才住房、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

这套组合拳精准破解了民企发展中的“用地难”“融资难”“用人难”等突出问题。

提升预期信心

三项“礼遇”厚植沃土

新政特别注重企业家精神培育和政商关系建设:每年选树3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典型进行集中宣传。

实施“民企接力计划”,每年组织50名年轻企业家赴知名高校和发达地区学习。

建立“企业家活动日”等常态化沟通机制,每月开展民营企业家“面对面”活动等,彰显荆州对企业家的尊重,也将推动构建起“亲清”政商关系新生态。

记者:黄巍薇 肖丹 通讯员:刘晗

编辑: 刘荣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