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东盟经贸部长特别会议消息显示,中国与东盟双方经贸部长共同宣布,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这一成果在亚太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合作领域激起层层波澜,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在全球贸易版图中,中国与东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双方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回顾2024年,双边贸易额增长态势十分强劲,增长率达到9%,贸易额高达6.99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5.9%。业内专家认为,自贸区3.0版谈判的圆满完成,为双边贸易装上了更强劲的引擎。它将进一步削减贸易成本,让贸易流程更加高效便捷,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在未来的几年里,双边贸易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极有可能成为现实,届时,双方企业和消费者都将从中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从全球视角来看,当下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全面完成自贸区3.0版谈判,向世界发出了双方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和开放合作的强烈信号。这一举措充分表明,双方致力于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坚决抵制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和贸易主体,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成果将为全球贸易注入珍贵的确定性,极大地增强市场信心,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据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不可估量。它为双方制定了更加统一、协调的规则和标准,有效减少了因规则差异而产生的贸易壁垒和投资障碍。在技术、标准、认证等关键领域,双方的相互认可和对接得以促进,这将推动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大幅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在供应链互联互通方面,双方的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通过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如建设更多现代化的港口、物流园区,提升通关效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快速通关,以及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打造稳定、高效、畅通的区域供应链网络,稳固区域供应链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从战略高度审视,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是双方经贸合作的优先事项,也是双方共同维护和深化自由贸易的标志性成果,更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关键的制度性保障。随着贸易和投资持续增长,双方人员交流也将越发频繁,将进一步促进民心相通,为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合作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双方共同繁荣与发展。
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是本次3.0版谈判的重点关注领域。据了解,在数字经济领域,双方将携手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在电子商务、数字支付、跨境电商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助力双方数字产业发展。同时,双方将共同探索数字经济时代的贸易和投资规则,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贡献独特的中国—东盟智慧。在绿色经济领域,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双方将加强在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利用、节能环保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合作,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对于东盟国家而言,诸多利好也将接踵而至。中小微企业将迎来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在区域内拓展业务的空间也将更加广阔,从而获取更多市场机遇和资源。双方政府也将出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便利化措施,助力这些企业提升竞争力,更好地适应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带来的变化,实现成长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也将得到促进,民众的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区域内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将进一步加深,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2002年,中国与东盟十国开启自贸区建设征程,先后达成并实施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货物贸易零关税覆盖双方90%以上的税目产品,中国—东盟自贸区1.0版正式诞生;2015年,双方达成升级协议,2019年全面实施,升级为2.0版,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2021年,中方提出尽早启动3.0版建设,得到各国积极响应,2022年11月份正式启动谈判,历经近两年时间,于2024年10月份实质性结束,直至如今全面完成谈判。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是双方经贸合作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是深化经济合作的加速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强大动力,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更是为双方企业和民众带来福祉的坚实保障。未来,双方将继续秉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全力推动自贸区3.0版各项成果落地生根,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携手开创区域合作的崭新未来。(经济日报驻新加坡记者 朱 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