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三千年古城,看成语“开出花”
——打卡消费新地标(四)

4月5日,游客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观看成语典故实景表演。河北日报记者 董源摄
晨光熹微,古城邯郸苏醒。登上26路成语公交专线,开启一场成语之旅。
毛遂自荐、胡服骑射、完璧归赵……邯郸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从这里诞生的1584条成语典故,成为邯郸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符号。
擦亮成语文化这张城市名片,邯郸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历史资源,创新表达方式,丰富体验场景,以成语旅游牵引文旅产业加速发展,“成语典故之都”绽放新活力。
从成语开始读懂一座城
成语卡通小挂件、成语贴画扶手,窗户上贴着成语灯带,车上还滚动播放成语故事小视频。环顾四周,整个26路公交车厢,就像一座移动的“成语展厅”。
成语公交,既是城市流动的风景线,也是文化线。
浸润着满车的成语文化,穿行邯郸城内,成语元素遍布街头巷尾:成语主题公交站亭成为街头一景,跨街廊架成语灯箱一路延伸,成语雕塑、石刻、牌匾随处可见,就连路上铺设的井盖都是浮雕成语图案。
车行至丛台路陵西街口站,下车便抵达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
“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历史上,邯郸道是太行山东麓大道绕不开的节点,是明清时期邯郸古城南门通北门的核心街道。
今年1月25日,邯郸道开街。这段长约2公里的街道,将“邯郸学步”的学步桥、“胡服骑射”的武灵丛台等成语景点串珠成链,让游客逛一条街就能实地感受邯郸的成语文化,成为热门打卡地。
线上“种草”,线下奔现。5月1日,趁着假期,来自石家庄的大学生张鸣来到心心念念的邯郸道。她还特意租了套战国袍,画上精致妆容,沉浸式探秘成语典故。
在成语咖啡馆里,品一杯“完璧归赵”拿铁;在巷上甜品店,尝一款“回车巷”甜点;下午观一场“负荆请罪”成语实景演出;晚上找一间成语特色民宿歇下,在甜美梦乡中回味成语韵味……
“浓浓的成语元素,让这里别有一番味道。古城不再是尘封的过去,而是鲜活的场景、触手可及的特色文化。”张鸣深有感触地说。
满地成语传风雅,一城典故话沧桑。
邯郸把成语IP全方位融入城市建设,加快建设成语场馆、成语街区、成语景区等,让成语符号浸透到城市的角角落落,打造独具特色的成语旅游场景,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从成语开始,读懂一座城,成为当下邯郸的热门打开方式。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1.03亿人次,同比增长20.9%。

5月1日,游客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游玩。河北日报记者 李佳泽摄
创新表达让成语“开出花”
“大家看这款AR成语冰箱贴,用手机扫描背面的二维码,就能观看成语动画故事,让成语典故鲜活起来。”
4月15日下午5时,位于“邯郸成语一条街”上的成语之都·文创旗舰店内,主播娜娜一袭战国袍,正给直播间粉丝们热情推介成语文创商品。粉丝纷纷留言:“没想到,成语也可以这么潮”“没有人能从这里空手走出来”……
环顾店内,从饰品、家居用品到工艺品,琳琅满目的成语文创商品摆满展柜。除了常见的书签、冰箱贴、笔记本,颇具邯郸特色的成语邮票、成语丝绸书和成语卷轴画等让人眼前一亮。
邯郸厚重的成语文化,为文创商品开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邯郸成语之都·文创旗舰店负责人戎誉介绍,这里精选了八大系列1.4万余件文创商品。每一件文创商品都将成语文化与日常生活完美融合,吸引游客把成语带回家。
用奇思妙想推动成语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邯郸通过科技、商业、文化创意等手段,将成语文化与衣食住行游购娱有机融合,不断丰富拓展“成语+”,让成语文化可带走、可沉浸、可触摸。
“‘邯丹丹’,来场成语接龙比赛吧!”近日,邯郸博物馆二楼的数字成语馆内,不少小朋友正和邯郸成语数字人推广大使“邯丹丹”互动。
对面柱形屏幕上,身穿战国袍的美女“邯丹丹”欣然应邀。20个回合下来,“邯丹丹”略胜一筹。最后,她以一段舞蹈回应了大家的掌声。
挥一挥手,就出现在古赵邯郸街头,和古人学习走路和射箭。在数字成语馆漫画互动区,游客可以化身漫画中的参与者,与成语故事中的人物共同完成内容创作,还可以根据现场提示,进入元宇宙“成语典故之都”遨游。
典雅的古风音乐响起,成语舞蹈诗开演,食客一边欣赏精彩的表演,一边依传统礼仪享用创意美食。沉浸式成语餐秀带来新鲜体验感。
夜幕降临,武灵丛台化身立体幕布,伴随着战马嘶鸣声,“胡服骑射”数字动画呈现眼前。一场成语数字光影秀让游客“一眼三千年”。
层出不穷的文旅新业态,创造出形式多样的文旅新体验,持续制造消费新爆点。在邯郸,成语文化不仅被“唤醒”,还“开出花”。

5月1日,游客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游玩。河北日报记者 李佳泽摄
花式“整活”激发文旅引力
穿上战国袍,免门票还能领礼包!
“五一”假期,邯郸文旅实力圈粉。品成语、游古城、吃美食、赏春景、看演出、探文博、访民俗、逛夜市,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战国袍成为假日期间古城一道亮丽风景。
在热闹街区、景区景点、文博场馆、大型商超,身着红色战国袍的接待人员和志愿者,为游客提供导览导购、志愿讲解等服务。游客身穿战国袍,不仅可以在邯郸道扫码领礼包,游览娲皇宫、太行五指山、京娘湖、磁州水墨园等16个景区还免首道门票。
“成语元素仍然是假日顶流。”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春红说,“五一”期间,城区各大公园开展成语寻宝活动,文艺院团在学步桥、丛台公园等地演绎成语故事。精心设计的“跟着成语去旅游”线路及儿童成语礼物派发活动,让游客参与进来,在游玩中欣赏成语、品味成语。
文旅出圈又出彩,离不开营销方式的花样上新。
“邯郸战国袍”在抖音、微博等平台上圈粉走红,着战国袍游邯郸,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国风新潮流;微短剧《等你三千年》成了网络爆款,吸引网友为一部剧奔赴一座城;与央视合作《成语探华夏》节目,让邯郸成语旅游品牌叫响全国。
“当前,文旅‘花式内卷’,要想赢得游客青睐,核心还在于擦亮特色。”李春红说,邯郸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多方位、立体化、集中开展成语IP创意营销,举办成语主题品牌活动,利用全媒体引流造势,形成裂变式传播效应,提升“成语典故之都”品牌吸引力。
持续扩大文旅“朋友圈”,去年以来,邯郸先后赴北京、郑州等地开展宣传推介,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城市合作。
每一次“走出去”,邯郸都带着满满诚意,发放文旅消费券、减免景区门票、自驾游加油优惠……一系列宠粉措施引来八方游客。据统计,2024年,外地牌照汽车进入邯郸中心城区数量同比增加33.5%。
城以文兴,成就邯郸的过往;以文兴城,开创邯郸的明天。
成语文化绽放出彩,让这座三千年古城生机无限。邯郸正在变成一座天然的成语博物馆、全域的成语体验地和更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