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劳动经济学会人口经济专业委员会2025年会暨人口老龄化与智慧康养论坛(2025)在重庆财经学院巴南校区举办。中国人口学会、劳动经济学会人口经济专业委员会以及4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师生代参与会议。
本次会议由劳动经济学会人口经济专委会、重庆市巴南区民政局、重庆市巴南区社会科学委员会主办,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重庆财经学院承办。会议围绕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部署,深度契合重庆“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充分展现重庆财经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在老龄治理领域的智库担当与创新实践。

会议现场。重庆财经学院供图
会上,劳动经济学会人口经济专业委员会会长石智雷,西安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韦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茅倬彦,重庆财经学院校长吴华安等专家发表主旨报告,围绕“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智慧康养产业与养老模式创新”“老年教育、社会参与与代际关系”“老龄化社会的金融创新路径”等前沿议题分享研究成果,为国家及重庆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创新思路,助力将学术智慧转化为政策效能,推动地方老龄事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紧跟国家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践行并创新探索“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育人实践。”重庆财经学院党委书记张毅介绍,学校实施“党建引领 一院一镇街”工程,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9个。其中,公共管理学院积极响应老龄化战略,依托健康与服务管理专业,联动“一二三课堂”,构建“三融三进六学六评”课程改革思政体系,联合对接镇街组织100余人连续6个月开展社区入户调查,有机嵌入专业综合实训,累计调查老人养老和健康服务需求1000人次,在校内、社区、养老院组织健管专业90余名学生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辐射校内外1000余人次,校内师生团队开发“家医莲心”医疗APP等成果惠及超10万老年人,多项资政建议获领导批示,真正实现“把论文写在民生需求第一线”。
会上,“重庆财经学院银发经济研究院”“重庆财经学院人口老龄化与智慧康养实验室”正式揭牌,这两大平台的落地,不仅标志着该校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的主动作为,更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引擎,开启高校智库服务地方社会治理新篇章。

重庆财经学院银发经济研究院、重庆财经学院人口老龄化与智慧康养实验室揭牌。重庆财经学院供图
大会期间,还举办了青年学者论坛与研究生论坛,来自中山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等4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老师同学进行研讨,论坛通过“知名学者引领—青年学者思辨—研究生创新”的多层次交流架构,推动形成了人口老龄化与智慧康养研究的持续创新生态。重庆财经学院校长吴华安为石智雷、刘国辉、谭远发、韦艳、茅倬彦、悦中山、余运江等专家颁发银发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聘书,进一步汇聚国内外顶尖学者智慧,构建起“跨区域、跨学科、跨代际”的老龄治理学术网络。
据悉,近年来,重庆财经学院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大力培育智慧康养、健康管理等新兴交叉学科。2021年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以来,在校生规模突破300人,2025年拟申报药物经济与管理、健康与医疗保障两大新专业,正着力构建“大健康与智慧康养”专业群。
重庆财经学院校长吴华安表示,未来重庆财经学院将继续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与重庆地方实际,以两大平台为核心引擎,推动老龄治理研究与实践迈向新高度;以高校智库的责任担当,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贡献“重财”智慧。(林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