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经济发展的壮阔浪潮中,民营经济已从曾经的“配角”成长为驱动经济巨轮破浪前行的中坚力量。
政策环境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土壤。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精准有力的托举。打破市场准入的“玻璃门”“旋转门”,让“非禁即入”成为现实,为民营经济立法赋权,是公平竞争的基础。税收减负、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营商环境等制度供给,能让民营经济这棵大树根深叶茂。东营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隐性壁垒,政府甘当“铺路石”和“清障员”,让民营经济的活力得以充分释放。
企业内生动力是民营经济攀登高峰的不竭动能。高质量发展要求民营经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飞跃”转变,告别粗放模式,将创新基因融入发展血脉。从核心技术攻关到管理模式革新,从品牌价值提升到绿色低碳转型,每一步都是向价值链高地的攀登。青岛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超16万家企业,推动“青岛制造”向“青岛智造”升级;大牧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智能鸡舍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都是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典范。
然而,我国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面临市场竞争机制、监管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困难与挑战,但这些问题是局部的、暂时的,是能够克服的。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司法系统、金融机构、行业组织、民营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各类主体共同努力。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国家意志与民间智慧的双向奔赴。它不仅能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拉动整体经济发展,还能吸纳大量就业,促进共同富裕。社会各界应营造尊重创业者、支持创新者的氛围,媒体多讲民营经济发展故事,行业协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当制度保障、创新驱动与社会认同形成强大合力,中国民营经济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上蹄疾步稳。
(作者 李明栋)
编辑:王梦青 编辑: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