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胜 > 正文

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真题解析及专练(打印版)

【高考真题解析】【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

147小编

         【高考真题解析】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B. 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C. 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D. 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关注公众号: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14.A  解析:颔联“相知何用早”的意思是如果两个人心意相通了,为什么还要在乎认识得早或晚呢?由此可见,A项“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的结论是无根据的。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审题:同一作者的两首送别诗的比较分析。分析点:排遣离愁的方法的不同之处。答题要求:结合内容进行分析。所以答题时要有两点意识,一是方法,一是内容。方法的不同是一方面,还有内容的不同。这里面题目要求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就包含了诗人排遣离愁的情感点的不同。也就是说,同是表达离愁,这离愁有什么区别。古诗常见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运用典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动作细节,虚实结合。古人送别诗,情感也不是一样的,有的伤离别依依不舍,有的表达深挚的情谊,有的表达对友人的劝勉,有的表达对友有的同情、寄予的希望,还有的表达仕途不顺、韶光易逝的人生感叹(愤懑),等等。命题人的思维就是分析两首诗在抒情方式和抒发情感上找不同。15. 1在《白下驿饯唐少府》中,诗人借可见之景太阳来遣愁,尾联“长安在日边”,即长安就在太阳边上,如若想念在长安的唐少府,可抬头看看太阳;2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借乐观的态度来遣愁,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说明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只要心意相通,心胸豁达,无需感到离愁。2022年高考新高考Ⅱ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送别李白[唐代]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15.B【解析】B项,“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错误。三、四句的意思是:那里的风景一直为世人所传颂,您到了南中一定会很喜欢。诗中并没有谈到友人的风采。【试题情境】本题以诗句内容、表达方式、人称代词等相关信息为微情境,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试题属于基础性考查。16.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16.【解题思维 1)精准审题:“如何表现离愁别绪”明确了答题方向(考查抒情手法);“结合内容简要分析”明确了答题区间和要求,联系全诗分析。(简要分析)2)答题角度:①看颈联,写送别离好朋友,时间上恰又逢八月中秋时节,本该团聚的时节,却要离别,以聚衬别,增添忧愁。秋风吹动,两岸芦花,飒飒飞舞,更是伤心不舍,无限忧愁。诗人通过写秋天飞舞的芦絮,渲染一种伤感的氛围,强化离愁别绪。②看尾联,写诗人远远地遥望好朋友别去的船帆,直至再也看不见,日暮傍晚,斜阳满江,只剩下滚滚长江空自奔流。远去的船帆,日暮的斜阳,滚滚的长江,刻画了诗人无尽的不舍,满腔的离愁。答案1①寓情于景:诗人送别友人,遇芦花飒飒作响,离愁更甚,此景烘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依依不舍的离情。②以景结情:诗人以消失不见的船帆和“空自流”的长江之景作结,孤寂凄冷的意境更加衬托出离愁别绪的浓重。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 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比较阅读题型)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这一环节重点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1步:读文本,知大意。《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是作者赴北庭途经临洮时所作。全诗从闻说落笔,极写通往轮台之路的奇寒景象和边地风物,抒发了诗人不辞路途遥远艰苦、尽力国事的高昂豪迈的思想感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关注公众号: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2步:审题干,明角度。(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明确对比的诗篇;(2)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明确对比点和答题角度;(3)简要分析,答题时先要概括,再分析。3步:列要点,找对应。《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题目看将赴,将去还没去;留别,与友人告别。身在西域,送友人回京。从形象看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汉使亦应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军置酒饮归客【参考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审题】分析景物描写角度的不同之处,但是题目重要要求回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重点放在本诗的不同。回答的角度主要从“虚”与“实”来思考。2019课标全国Ⅲ】(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关注公众号: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14.B(B项,“蜿蜒起伏,时隐时现”错,第三句“田塍望如线”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第四句中的“参差”一词在这里形容水光闪烁。)★★(比较阅读题型)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15.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初中教材的内容,同时也是高考指定背诵的篇目,诗歌运用典故,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而《插田歌》采用民间俚语的表现形式,语言通俗易懂,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精髓。首先,从选词上言,《插田歌》多选用口语化词语,似是农民口中讲出,通俗易懂。《酬乐天》则选用典雅的词语来指称意象表达感情,如“烂柯人”“沉舟”“翻似”等,显得典雅庄重。其次,从韵律上言,《插田歌》本为民歌,自然成韵;而《酬乐天》平仄严格,声韵调和。再次,从修辞上说,《插田歌》平白如话,少用修辞,即使用到比喻,也浅显生动,如“田塍”如“线”。《酬乐天》则有用典,如“闻笛赋”“烂柯人”;对仗也工整。总之,《插田歌》质朴活泼,《酬乐天》典雅平正。【白话诗歌】冈上头花草一抹齐,燕子飞东呵又飞西。远望田塍像条线呵,一片白水波光参差。农妇穿着白麻布裙,农夫披着绿草蓑衣。一齐唱起田中歌呀,轻声细语似《竹枝曲》。

      【对点专练(14练)】

01【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引洪 适子月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圉圉从它归丙穴,谋自拙,空归不管旁人说。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注】①子月:农历十一月。②圉圉:困而未舒的样子。丙穴:地名,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这里借指巨鱼所生活的深渊。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子月”一句为环境描写,既点明了渔人捕鱼的节令气候,也为下文诸多内容作了张本。B. “巨鱼”以下三句,写巨鱼漏网,圉圉而去,但是渔人不以为意,因为他本来就志不在鱼,是想表达壮志难酬的无奈。一个“从”字尽显其洒脱旷达状。C. 下片“昨夜”二句不仅勾勒了优美的意境,也通过时间和场景的迅速变换,表现了渔人生活的旷放无拘。D. “不知”一句,藏辞锋于婉转之中,由对渔人一家生活描写,转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示,名为渔人的“不知”,实为作者的“深知”。【参考答案】14 B项【解析】“不以为意”“志不在鱼”“壮志难酬”错误,从词中来看,尽管水寒风烈,渔人仍须下水捕鱼,可叹的是“巨鱼漏网”,圉圉而去,渔家生活,便无着落,连暂时缓解窘迫生活的希望也成为“虚设”了,所以对巨鱼漏网,渔人并非不以为意,而是无可奈何;“从”,“任从”的意思,任从那巨鱼摇头摆尾地回到深渊,结合渔人的心理活动:“谋自拙”来看,这是对“巨鱼漏网”的反省,自认谋拙、晦气,至于别人怎样说,那就由他去吧!渔人毕竟是旷达的,对于巨鱼漏网,渔人委心任运,超然物外,并没有壮志难酬的无奈。★★(比较阅读题型)15. 渔夫(渔父或渔翁)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试将本词中的渔夫与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渔翁作个比较,说说二者的不同之处。【审题】此题属于比较阅读,就意象“渔夫”命题,其实就是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分析。问的是不同之处。把两首诗人物形象找出来,写突出不同之处即可。《江雪》是已学篇目,考察了教材内容,是得分点。《渔家傲引》的人物形象要结合词的内容进行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重要得分点:人物身份,人物性格(精神品质、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概括词语要精准,分析要紧贴诗句。【解析】 《渔家傲引》中的渔翁形象。这首也给人物设定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即“子月”(即农历十一月),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展现了渔家的生活状况与思想情趣。词的上片,写渔人顶烈风,涉寒水,捕鱼落空,既展现了渔人无可奈何的怅惘之情,也可以看出渔人的旷达:“谋自拙”是对“巨鱼漏网”的反省,自认谋拙、晦气,至于别人怎样说,那就由他去吧!下片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描写渔人的生活,“昨夜”、“今宵”两句,描绘了渔人少有的闲适生活图景。“醉眠”、“独钓”是写渔人自己的有代表性的生活内容:“昨夜”、“今宵”和“西浦月”、“南溪雪”,是通过时间与场景的迅速变换来表现渔人生活的旷放无拘。“妻子一船衣百结”则转写渔人全家的经济生活状况。“衣百结”三字浓缩了渔家的窘迫困顿,种种艰辛,但结句则再转一笔,写渔人家庭生活中“贫也乐”的精神,虽穷困但团聚,自有其天伦之乐,而没有、也不知有人世间的那种离别之苦。由这些内容可以看出,这首词中的渔夫是一个真渔人,他生活贫困艰辛,但又乐观旷达。 《江雪》中的渔翁形象。这首诗歌先给人物设定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即千山万径,人鸟绝迹的情境,这样的图景中,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这样的环境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诗人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所以这首诗歌展现的是一个超然物外、洁身自好、不向世俗妥协的渔翁形象,是一个隐士。【参考答案】15. 《江雪》中展现的是一个超然物外、洁身自好、不向世俗妥协的渔翁形象,是一个明显地带有某种政治色彩的隐士。而本词中的渔夫却是一个真渔人,他生活贫困艰辛,但又乐观旷达,只要没有“人世多离别”,一家人能聚首在一起,纵使“衣百结”,也是快乐与满足的。02【湖北省2022届高三暑期8月学科能力测试】(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二)李商隐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注】回中: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这年因有人作祟,诗人应博学宏词科不第,从京都回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中。“前溪”句:前溪是南朝教习音乐的地方,江南声伎多出于此。此句用人的舞态描摹花之飘零。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3分)A.首联中,诗人将石榴花拿来作比:请不要嘲笑石榴花开赶不上春天,牡丹虽然在春季怒放,却“先期零落”,更使人愁。B.颔联中,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牡丹残败的景象:先写暴雨击花,再写牡丹的凋谢使人不忍直视。“伤心”“破梦”既是写花,也是作者自叹。C.颈联中,诗人描写环境与花败后的情景:万里长空,阴云密布,气候恶劣,已非当年旧圃之环境;花落委地,一年的美好生机,早付与污泥流尘。D.尾联中,“并觉今朝粉态新”,他日牡丹落尽时,回想今朝雨中粉态,更觉其清丽动人。此联暗示将来之厄运更甚于今日,前途黯淡之感更加深沉。【参考答案】14.B(“诗人细致地描绘眼前的残败景象”错,“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是说:牡丹花那如玉盘一样的花冠上雨珠飞溅,让我屡屡伤心;无情风雨像急奏的锦瑟,繁弦促柱,频频惊破美梦。诗人并没有直接细致地描绘牡丹败落的场景,而是通过自己的感受来写雨打牡丹。)★★(比较阅读题型)15. 与李商隐的《锦瑟》相比,本诗意象“锦瑟”的作用和蕴含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分别简析。(6分)【审题】题目要求就“锦瑟”这一物象对两首诗进行对比分析,答不同之处。有两问,一是作用的不同,一是情感的不同。《锦瑟》是已学篇目,考察了教材内容,是得分点。作用不同思考方向:“锦瑟”在诗歌中所处的地位,诗歌创造中运用这一意象的构思程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含艺术效果和情感效果)。《锦瑟》以“锦瑟”为题,开篇由锦瑟入笔,以之起兴,引出对年华逝去的感叹,并引出后面人生的种种感叹。从全诗来看,诗人的情感是由锦瑟引发的,锦瑟是核心意象。《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二)》 ,诗歌的主要意象是“牡丹”,锦瑟是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无情风雨像急奏的锦瑟,繁弦促柱,频频惊破美梦,以此来渲染风雨摧残娇花的气氛。关注公众号: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情感不同思考方向:《锦瑟》中“锦瑟”是静态的,取其“一弦一柱”,表达的是“思华年”,情感表达很直接——蕴含着作者美好年华逝去的伤感。《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二)》中的“锦瑟”是静态的,取其“”之声,扣题目“牡丹为雨所败”,就联想到“锦瑟”频频惊弦,就如无情的狂风骤雨,摧残盛开的牡丹。表达的情感从“破梦”中感悟,结合诗人科举不第的创作者背景,自然想到诗人借牡丹的遭遇来写自己,锦瑟蕴含着作者对牡丹的怜惜,深层是对自己科举不顺的哀叹。【参考答案】15.作用:《锦瑟》中,锦瑟是核心意象,作者以此来寄托情怀;此诗中的锦瑟并非核心意象,作者只是把风雨之声喻为锦瑟奏出的急促音符,以此来渲染风雨摧残娇花的气氛。(3 分)情感:《锦瑟》中,锦瑟蕴含着作者美好年华逝去的伤感;此诗中,锦瑟蕴含着作者对牡丹的怜惜,对自己科举不顺的哀叹。(3 分)03【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统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满江红·千湖怀古张孝祥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凝望眼、吴波不动,楚山丛碧。巴滇绿骏追风远,武昌云旆连江赤。笑老奸、遗臭到如今,留空壁。边书静,烽烟息。通辂传,销锋镝。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龙为匹。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注】①该词作于张孝祥因反对投降派主张宋金和议而被弹劾罢归期间。②巴滇绿骏:指晋明帝所乘的骏马。③老奸:指企图篡夺晋朝政权的王敦。④渡江天马:指宋高宗赵构渡江南下。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千百年来,人们都为国家兴亡倍感凄凉,只有作者为千湖周围的历史陈迹已经消失而悲叹。B.“巴滇绿骏”五句写晋明帝击垮王敦的史实,在对比中表明对晋明帝的赞扬和对王敦的嘲讽。C.下阅“仰”字含“期待”之意,作者期望当今天子能谋划长久之策,以实现朝廷中兴。D.宋高宗赵构渡江南下,重新建立宋朝,延续国祚;东南一带佳气葱郁,大有基业传承千载的气象。【参考答案】15.A(“人们都为国家兴亡倍感凄凉,只有作者为千湖周围的历史陈迹已经消失而悲叹”错)★★(比较阅读题型)16.本词中的“销锋镝”,与《过秦论》中“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中的“销锋镝”有不同的表达目的。请简要分析。(6分)【审题】题目要求就“销锋镝”这一事件(社会现象)对两首诗进行对比分析,答不同之处,答题点是“表达目的”。这道题目难度不高,答题思路:结合社会时代背景,分析统治者的政治意图,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过秦论》是已学篇目,考察了教材内容,是得分点。《过秦论》中的“销锋镝”意为销毁天下的兵器,以削弱百姓力量,意在批评秦始皇的暴政;《满江红·千湖怀古》的时代背景是南宋投降派主张宋金和议,“销锋镝”是罢兵投降的表现;诗人因反对投降而被弹劾罢归,自然对此表达出讽刺、愤懑的情感【参考答案】16.①《过秦论》中的“销锋镝”意为销毁天下的兵器,以削弱百姓力量,意在批评秦始皇的暴政;②本词中“销锋镝”意为朝廷放弃抵抗,选择议和以换取安宁;③词人借“销锋镝”一词,表达对投降派苟且偷安、偏安一隅的讽刺。评份标准: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得分。此题关键词是表达目的,既考查课内理解,又考查了诗歌内容理解。042022湖北省十一校联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舟行即事【唐】杜荀鹤年少髭须雪欲侵,别家三日几般心。朝随贾客忧风色,夜逐渔翁宿苇林。秋水鹭飞红蓼晚,暮山猿叫白云深。重阳酒熟茱萸紫,却向江头倚棹吟。★★(比较阅读题型)16.该诗颈联,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艺术技巧上相通,请予赏析。(6分)【参考答案】两者都用到了色彩的对比。王勃句落霞的红、孤鹜的黑与水天的蓝,本诗颈联中白的云与鹭,红的野花以及深色的山,都通过深浅参差的色彩描绘了一幅秋天傍晚的美丽景象。关注公众号: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两者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王勃句中孤鹜奋进、晚霞飘飞是动态,秋水和长天看似静态,却是动的晚霞和孤鹜的背景,动静交融,浑然一体;本诗颈联中则将静的秋水、红蓼、暮山、白云和动的飞鹭、啼猿放在一起,用动的鹭和猿为整片静景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两者都结合了视觉与听觉。王勃句中虽没有“孤鹜”之声,但可以想象其飞翔时的长鸣,与天高水阔一同构成了秋日的寥廓壮丽的气象;本诗颈联中则直写猿叫,此哀声与深沉孤寂的画面相辅相成,将诗歌的萧索凄凉之情推向了顶峰。两者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王勃此句视野开阔、画面壮美,寄寓了作者不甘沉沦、积极进取的青春志气;本诗颈联中鹭、晚、暮山、猿叫,都是有哀怨之情的意象,寄寓了诗人羁旅漂泊、思乡怀人的寂寥与落寞。(答好一点可以给2分,答好三点即可。其它答案酌情给分。)05【黑龙江齐齐哈尔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构想出群山万壑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从正面描写昭君形象。B.颔联写昭君其人,诗人用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营造出了悲凉萧瑟的氛围,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C.颈联紧承颔联,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昭君不忘故土,魂魄月夜归来,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D.尾联用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写出了昭君的“怨恨”,这“怨恨”中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比较阅读题型)16.本诗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使用相同的表现手法表达不同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5.A(A 项中的“从正面描写昭君形象”错,应该是侧面烘托。)16.手法:两首诗都用了怀古伤今的手法。(2 分)情感:①杜诗借昭君有才貌不被赏识,以及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1 分)寄托了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和爱国之情,同时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1 分)②苏词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周瑜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1 分)反衬自己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忧愤及旷达洒脱的豪情。(1 分)06【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市联合命题高三阶段性监】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长洲①怀古(唐)刘沧野烧原空尽荻灰,吴王此地有楼台。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来。白鸟影从江树没,清猿声入楚云哀。停车日晚荐苹藻②,风静寒塘花正开。 [注释]①长洲:苏州古称。②苹藻: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描写了莽原上野火烧尽草木,留下一片灰烬,显得荒凉空旷,唯有吴王楼台高耸如初。B.颔联写到千年过去,吴王已经不在,只有潮水伴着明月自来自往,历史变幻之感油然而生。C.鸟儿的影子在江树中忽隐忽现,猿猴哀鸣声彻云霄,运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D.诗人傍晚时分行经长洲,怀想昔日繁华停车凭吊,落日余晖中更见苍凉,也更显怀古之意。★★(比较阅读题型)16.分析该诗结尾与李白《越中览古》结尾在表达技巧方面的异同。(6分)【参考答案】15.A(“唯有吴王楼台高耸如初”错误)16.同:①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让人回味。②与前文形成对比(衬托),突出情感表达。异:《长洲怀古》结尾是乐景衬哀情。《越中览古》结尾是哀景写哀情。(6分。相同点4分,每点2分;不同点2分;意思对即可)以下7练答案略07【广州市六区 2021 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夜泊水村 陆游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 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注]①这首诗作于溥照九年(1182)秋作者时年五十八步岁。②新亭: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东晋时中原沦陷,王室南渡,有一些过江的士大夫在新亭宴饮,席间有人慨叹江河沦丧,于是众人相对涕泣。独有王导不以为然,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晋书.王导传》)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的首联写诗人久离疆场、功业未成的落寞怅惘,奠定了一种失意悲愁的感情基调。B.颔联末句用典,表达了对达官贵人在国家山政山河破碎之际束手垂泪的懦弱昏庸的不满。C.尾联诗人以新雁自比,借荒寒汀州上新雁找不到安栖居所直接抒发自己无法报国的苦痛。D.本诗用典贴切,出语自然,感情充沛,虽有失意悲愁之情却又不失沉雄浑厚的气象。★★(比较阅读题型)16.这首诗的颈联和《书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 分)08【湖北省孝感市2020-2021学年高三调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①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②,参差烟树五湖东。[注]①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时。②范蠡,春秋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一带。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登楼所见之景,勾连古今,营造了一种笼罩全篇的氛围。B.颔联意在写“今”,鸟去鸟来,人歌人哭,描绘了一时见闻。C.颈联所写之景,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时间上并不连续。D.前三联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的历史兴亡、人事变迁之感。★★(比较阅读题型)16.与汪尊的《五湖》“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相比,这首诗的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09【河北省邯郸市 2021 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秋暮书怀   谢榛木落风高万壑哀,山川纵目一登台。夕阳满地渔樵散,秋水连天鸿雁来。白发无情淹岁月,黄花有意照樽罍。西园公子虚陈迹,词客于今说爱才。【注】樽罍:酒杯。西园:位于河北临漳,为三国曹操所建,常召曹植、陈琳等文士在此吟诗宴游。15.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登高望远,抓住秋天的代表景色,营造了一个萧瑟、旷远的意境,并以“哀”字,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B.颔联从俯视和仰视两个角度进行描写,紧扣题目“秋暮”两字取景,借“夕阳”“鸿雁”等意象,表现了日月更替、夏秋变换的时光流逝。C.颈联运用拟物的手法,埋怨“白发无情”,慨叹“黄花有意”体现了诗歌创作的“无理之妙”,别具情怀,富有诗趣。D.尾联讲述西园荒芜,曹氏父予早已不在,如今的文人词客仍然谈论着他们爱才的故事,借用典故,暗寓情怀,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比较阅读题型)16.同是悲秋之作,此诗的后两联与杜甫《登高》的后两联在情感上有何不同?10【山东省潍坊市三县市高三202010月份过程性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横吹曲辞·出塞刘驾朔风不开花,四气多作雪。北人尚冻死,况我本南越。古来犬羊地,巡狩无遗辙。九土耕不尽,武皇犹征伐。中天有高阁注,图画何时歇。坐恐塞上山,低于沙中骨。[注]高阁,在诗中指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楼阁。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开头四句写塞外北风凛冽,四季多雪,出征的南方将士难以适应这种苦寒的气候。B.诗人认为塞外自古就荒凉偏僻,是犬羊遍布之地,从不属于历代帝王的管辖范围。C.“画图何时歇”一句通过反问语气表达了对武皇征伐的斥责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D.最后两句运用反语,写出因长期征战,无数将士葬身疆场,尸骨累累,令人心寒。★★(比较阅读题型)16.简要分析“武皇犹征伐”与“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异同。(6分)11【东北三省2020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咏竹[南朝•梁]刘孝先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①。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②。【注】①上宫琴:宫廷一流琴师弹奏的琴。②吐龙吟:竹笛声音嘹亮有如龙吟。葛洪《神仙传》记载了仙人壶公的竹杖变化为龙的故事,此处暗用此典。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关注公众号: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A.开篇两句,诗人用简洁语言描写了野竹的生长环境和高耸人云的挺拔雄姿。B.诗人在第三句中笔锋一转,揭示野竹虽然气概凌云却不被欣赏的凄凉境遇。C.五、六句中“耻”“羞”二字沉重且有分量,表现出竹子无人同情的抑郁伤感。D.尾联暗用仙人壶公的典故,妥切无痕,包蕴深广,寄托了诗人的高远情致。★★(比较阅读题型)15.《咏竹》与《春日山中竹》都写山野之竹,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简要分析两首诗所言之“志”有何不同。(6分)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裴说《春日山中竹》)12【名校学术联盟•高考模拟信息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湖中对酒作张谓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眼前一樽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主人有粟百余石,浊醪数斗应不惜。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茱萸湾头归路赊,恩君且宿黄翁家。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孤负东园花。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从湖上风光写起,“昼行”“夜坐”表现游兴之浓,“不厌”奠定了感情基调。B.“又长满”是形象说法把内心的惬意表现出来。面对如此好景,苦闷得以消除。C.诗中写湖上豪饮和主人好客,没有沉重感,也没有狂放之态,却因平易更显深情。D.本诗婉约隽永,不着力于景物的细致描写,表现了豪迈乐观通达的生活态度。★★(比较阅读题型)15.与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相比,“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送《朝天续集》归诚斋①,时在金陵姜夔翰墨场中老斫轮②,真能一笔扫千军。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箭在的中非尔力,风行水上自成文。先生只可三千首③,回施江东日暮云④。【注】①诚斋:杨万里,号诚斋。《朝天续集》是诚斋的诗集。②斫轮:经验丰富、技艺高超者。③三千首:出自欧阳修诗《赠王介甫》,指李白的作品数量。④回施:回赠。江东日暮云:出自杜甫诗《春日怀李白》。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首联用“老斫轮”“扫千军”称赞友人创作功力老到,有横扫千军之气势。B.第四句拟人,山川怕被摄入笔下勾去精魄,以山川之“怕”显笔法之精妙。C.第五句写射箭正中靶心非靠蛮力,是对友人作诗过于耗费心力的善意提醒。D.尾联用典,将两句提及李白的诗句整合,言杨万里之诗可与李白诗相匹配。★★(比较阅读题型)16.今人评价姜夔此诗“概括了诚斋的艺术成就、创作风格、表现手法”,统编小学教材一年级下册选入了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请你结合姜夔诗中所体现的杨万里诗歌“创作风格”对《小池》作简要分析。(6 分)13【湖北省2022届高三暑期8月学科能力测试】(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二)李商隐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注】回中: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这年因有人作祟,诗人应博学宏词科不第,从京都回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中。“前溪”句:前溪是南朝教习音乐的地方,江南声伎多出于此。此句用人的舞态描摹花之飘零。关注公众号: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3分)A.首联中,诗人将石榴花拿来作比:请不要嘲笑石榴花开赶不上春天,牡丹虽然在春季怒放,却“先期零落”,更使人愁。B.颔联中,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牡丹残败的景象:先写暴雨击花,再写牡丹的凋谢使人不忍直视。“伤心”“破梦”既是写花,也是作者自叹。C.颈联中,诗人描写环境与花败后的情景:万里长空,阴云密布,气候恶劣,已非当年旧圃之环境;花落委地,一年的美好生机,早付与污泥流尘。D.尾联中,“并觉今朝粉态新”,他日牡丹落尽时,回想今朝雨中粉态,更觉其清丽动人。此联暗示将来之厄运更甚于今日,前途黯淡之感更加深沉。【参考答案】14.B(“诗人细致地描绘眼前的残败景象”错,“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是说:牡丹花那如玉盘一样的花冠上雨珠飞溅,让我屡屡伤心;无情风雨像急奏的锦瑟,繁弦促柱,频频惊破美梦。诗人并没有直接细致地描绘牡丹败落的场景,而是通过自己的感受来写雨打牡丹。)★★(比较阅读题型)15. 与李商隐的《锦瑟》相比,本诗意象“锦瑟”的作用和蕴含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分别简析。(6分)高中全 9 科请关注(新高一、新高二、新高三)高中语文请关注(新高一、新高二、新高三)2022年秋季新高一 ·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汇总(第1-2课)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 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第1-10课时)2022全国高考真题高考作文真题 ·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真题汇总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 · 7套作文真题审题立意与构思汇总

2022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汇总(超全)附高清打印版

2022高考语文 · 2022年高考语文写作真题及教师下水文(全)新高考 I 卷 ·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甲卷】语文 ·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真题及全解析【乙卷】语文 ·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真题及全解析【新高考I卷】语文 ·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学科试题及全解析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由张老师的工作室(ID:PeterZhangEdu)编辑整理,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申请授权并标明准确出处!否则,本公众号将使用媒体监督和法律诉讼的手段,追究一切侵权责任!


上一篇: 九年级《行路难》 下一篇:江苏省四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12月调研考试高三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 名胜
  • 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