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胜 > 正文

说不完的长安故事

说不完的 长安故事 读《长安处处有故事(西安地理)》有感 刘翔 “一场白雪,西安就成了长安。” 雪,冰洁如玉、沾手即化,可

147小编

说不完的

长安故事

读《长安处处有故事(西安地理)》有感

刘翔

“一场白雪,西安就成了长安。”

雪,冰洁如玉、沾手即化,可远观近赏,切不可亵玩。站在四方城的古建遗迹赏雪,更是让人沉静、遐想,那是因为掩映尘屑的白雪下面,覆盖着的是一步千年。

长安,西安古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周文王在沣河西岸定都,筑丰京,武王在另侧复建镐京,合称丰镐二京。汉高祖刘邦在此置长安县,建长安城,意在“长治久安”。

距今5000多年的文明史、31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把这片热土编成一本厚重的书。这里的包容开放、凿空丝路、海内传扬,这里的精彩故事传于市井、耳熟能详,这里的文化风情出于宫阙、落在乡间。

长安的故事数不胜数,于是,“916”陕西交通广播从2013年就推出一档《长安处处有故事》的栏目,广播里的高大哥在讲述了数百个长安地理小故事之后,结集出版了《长安处处有故事(西安地理)》一书,用6个篇章讲述了门、路、街、巷、村和其它有渊源的共计120个地名,浓缩了长安城兴衰更替的密码。

作者高宇,四川人,操着一口天府之国的口音,却把西安城大街小巷的传说典故摸了个透、说了个清,不管是出于探究地域文化底蕴的热情,还是为了节目质量的打拼,依我看,终是给老城根儿下又埋藏了一段情怀。

翻开这本“西安地理”,“老西安”总会看到哪些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新西安”总能找出值得流连的背街网红,去逛逛;就算是从未来过古城的朋友,捧起这本“西安小百科”也会在津津有味的阅读中,酝酿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至于像我这种爱端着照相机“咔嚓、咔嚓”的,书页翻动间,就排满了整整一季的打卡新坐标。

长安,积蓄着华夏祖脉的厚重

到底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十三朝古都,处处透着王朝盛世的气象。来到兵马俑,一览赳赳武夫铁血守护;驻足未央宫,遥想张骞渡尽劫波开通丝路;徜徉兴庆宫,回望花萼相辉盛衰咫尺,就连城西偏安一隅的西山寺,都有玄奘法师西行首宿的足迹。

在这座四方之城,无论站在什么地方,似乎总会和历史不期而遇。哪怕是第一次踏上这片故土,也将同旧岁撞个满怀。始建于1934年的西安火车站,终在2021年岁末焕新启航,北望大明宫、南倚明城墙,从北侧地下通道拾级而上,金碧辉煌的丹凤门直入眼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旈”瞬间跳入脑海。一时间,“坐火车来西安上朝”,成为短视频热门,燃爆互联网。

“陕西的黄土埋皇上,长安的宝贝地下藏。”这份优越从何而来?仿古的殿堂楼宇只是引子,脚下蕴藏的帝都灵气才是心中的氤氲。

火车站改扩建动工前,站在办公室窗前的我,亲眼看着考古队二三十人一组,每天拿着洛阳铲逐片探查,耗费好几个月,才把北广场新址一尺尺地“犁”了一遍。

拉长历史的镜头,更能看清当下之于未来的意义。

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时空交错、相得益彰。87载春秋的西安火车站,城通东西、门迎万邦,恰风华正茂;米字型高铁网、机场三期扩建让西安区位优势更趋突显;“秦创原”将陕西、西安推上中国创造新台阶;航天智能装备产业基地使传统制造业再次添彩……这座古城正在赓续盛唐雄风、畅通经济血脉,为“一带一路”注入新的活力,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阔步向前。

长安,挺立着中华民族的坚韧气节

“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无论是东来还是西至的列车进站前,窗外那刻满沧桑的青砖城垛都不免引起人们的感怀。

登上全长13.74公里的古城墙,会经过4个带有瓮城的主城门,分别是长乐门(东门)、安远门(北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连起来便是“长安永定”。“长安永定”,乃盛世基业之根本。然而,长安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汉武帝扩上林苑养战马、凿昆明池练水军;隋宇文恺建大兴城;明懿文太子朱标修明城墙……为保“长安永定”,多少雄主勤政务本、殚精竭虑,历朝历代严考精建、费尽心力。

纵观历史,长安是否固若金汤,不在城高堑深,而在君臣齐心、兵民不屈。公元626年,便桥之盟,唐太宗李世民设疑兵之计,终与东突厥颉利、突利可汗结盟,稳固根基。

辛亥桂月,武昌首义。关陇腹地,起义志士在九月初一共襄义举,层层围困满城,愈战愈勇,光复西安,通电全国,如一道闪电率先划破北方的封建王朝统治。

1926年,刘镇华带领10万镇嵩军围困长安,杨虎城、李虎臣身先士卒,坚守八月有余,带领城内军民等来了冯玉祥将军的援军,谱写了“二虎守长安”的壮歌。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占领黄河北岸军事要冲风陵渡,昼夜炮击南岸的陇海铁路,同仇敌忾的火车司机操纵机车运输弹药物资从西安出发,采取隧道避险、焚火蓄汽、鸣笛佯动、诱敌炮击等巧计,有力支援了陕军东出、坚守河防,连续8年维持了这条抗战补给线。在这史称“闯关闯险”的危途上,我的太姥爷也是其中一员。

……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那铿锵的号子,冲出岁月的重重叠嶂,至今仍然振聋发聩。

长安,汇聚着兼容并蓄的自信从容

骊山晚照、雁塔晨钟、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风姿绰约的“长安八景”令人心驰神往。古往今来,长安美景万千缤纷,也留下了传世佳话。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里的这两句,就是老西安讲解西安方言时最常提起的典故之一。位于和平门内的下马陵是汉代大儒董仲舒的陵墓所在地,这位西汉三朝老臣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启了两千多年儒学的至高地位,奠定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基础。

董仲舒死后,历朝历代的文武官员和儒生乡绅们凡经此处皆要下马步行,以示尊敬。《琵琶行》写到此处,白居易老先生所写的“虾蟆”与方言“下马”(xia ma)读音相谐,让唐诗更有长安味儿。

西安的名胜古迹往往穿成串儿、连成片儿。下马陵西边的碑林原址就是唐朝的国子监,经过历代搬迁修缮,形成文庙、碑林、府学同处一地的格局,是中国最早、收藏碑刻最多的碑刻博物馆。再西是汇集文房四宝的书院门,街北的关中书院承载着明清两代关学夫子的躬行实践和高尚节操,翰墨书香,浸润心性,在那里挑买的治印章料留下了我习练篆刻的足步。

汉唐时期,长安曾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尤至盛唐,长安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东西文明在此兼容并蓄、杂糅出新,沿着丝绸之路广达四海。来自四海八荒的美食珍馐也在此开灶出锅、竞溢百香。

自诩算是美食爱好者,一枚“吃货”,尤爱面食。为了色味双绝探遍大街小巷,从小炒泡馍到三鲜煮馍,从粉蒸牛肉到大块牛肉面……吃到兴起,还会诌上两句:“三秦面点三千款,三千宠爱在一碗。”

近二三年,疫情肆虐,外地游客锐减,很多复古老街区、怀旧小卖部却极大拉动了本地消费。记忆中的街景、小吃让自幼泡在街巷里坊的乡党们重温了儿时的欢乐,找到了心灵的共鸣。如果觉得还不够长安范儿,那就再读《长安处处有故事》,散佚的故事,盛世的画卷,勾起回忆中、情怀里那踔厉奋发向未来的倔强。

千年古都,常来长安!

作者|刘   翔

编辑|赵悦廷

三实侕立读书会出品


上一篇: 国乒女团3-0横扫日本豪取五连冠 孙颖莎眼神太杀了 下一篇:从《弃长安》中读懂了《长安三万里》背后的故事
  • 名胜
  • 收藏
返回顶部